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》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,新規將如何進一步保障農民工權益,讓我們去了解一下。
新出臺的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》分為總則、工資支付形式與周期、工資清償等七章,共64條。是新中國成立以來,第一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綜合性法規,立法目的就是要確保付出勞動的農民工,能夠按時足額獲得工資報酬,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。
《條例》針對欠薪問題多發的工程建設領域,作出了分賬管理、工資專戶、總包代發、農民工實名制、維權告示等五方面特別規定,明確了農民工工資支付從哪來、放在哪、誰來發、發給誰、誰監督。
縣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大隊長雷縣兵說:“將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,從以前的政府行政行為上升到了法律行為。”
目前,縣人社局已通過開展根治欠薪專項治理行動,督促各個施工建設工地實行農民工實名制,并張貼《條例》宣傳海報。提醒農民工務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,上工打卡,保護自身權益。近年來,縣人社局進一步加大勞動監察執法維權力度,通過對工程建設領域實行項目實名制全覆蓋、項目開設工資專戶由銀行代發、交農民工保證金等一系列措施保障農民工權益。2017年以來,共受理案件100余起,累計為農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資近1400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