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臨武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
一、總體情況
2019年,臨武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,省委、省政府,市委、市政府,縣委、縣政府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,以“一次辦結”改革為主線,深度促進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,大力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,不斷提高政務公開質量和實效,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獲取政務信息新需求。
(一)突出機制保障,加強工作落實。強化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協調,在縣政府辦設立政務管理室(縣政務公開辦公室),負責指導全縣政府政務公開(政府信息公開、辦事公開),承擔縣政府的政府信息主動公開、依申請公開工作。把政務公開納入政府工作基本規則,嚴格遵循應公開盡公開原則,全方位推進政務公開體系建設。編制了《臨武縣政府信息公開指南》,及時更新政務公開政務服務目錄和指南。完善依申請公開制度、保密審查等制度,著力推動公開制度化規范化。在政務門戶網站按規范設立政府信息公開專欄,全面公開縣政府、各政府工作部門、各鄉鎮信息公開指南、信息公開制度、法定主動公開內容、信息公開目錄、信息公開年報以及依申請公開有關流程和辦理時限等信息。全年共向社會公開縣政府文件24件,公開縣政府會議11次,公開其他各類信息5933條,下發督辦函7份,約談7人次,充分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。
(二)突出熱點難點,加強政策解讀。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,權威發布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措施,加強預期引導,穩定市場秩序。圍繞“放管服”改革、“一次辦結”改革、“一件事一次辦”改革、鄉村振興戰略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穩定市場預期政策、民生工程等重大部署,針對為民辦事、企業減負等熱點問題和重大風險防范、精準脫貧、污染防治、低收入百姓增收等專業性較強的政策,第一時間發布文件,做好權威、專業解讀,準確傳遞政策意圖。不斷豐富解讀方式,推動采用文字結合圖表圖解、音頻視頻,運用客觀數據、生動實例解讀政策關鍵點,增強政策解讀的傳播力和影響力。做到每份政府公文都有解讀,每條解讀都可對應具體文件。同時,密切關注市場和社會預期變化,把握政策解讀的節奏和力度,為政策貫徹落實營造良好環境。縣政府網站全年發布政策解讀69件,設計制作政府常務會議圖解11期。
(三)突出社會關切,加強輿情回應。對照2019年縣委、縣政府重點工作、中心工作和社會關注重點,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建立“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專欄、壯麗70年•奮斗新時代專欄、掃黑除惡進行時專欄、臨武縣事業單位登記管理事項公告專欄、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專欄、臨武縣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專欄等特色專題專欄。對涉及縣委、縣政府重大政策、重要決策部署的政務輿情,做到及時預警、科學研判、妥善處置、有效回應。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網上調查和民意征集,及時回應、及時公布調查結果,增強輿情回應的主動性、針對性、有效性,切實提高政府公信力。開展網上調查6次,民意征集6期。受理縣長信箱和咨詢投訴98件,回復率100%,滿意率100 %。
(四)突出服務質效,加強信息共享。升級改造微信公眾號,上線縣政務服務旗艦店網站,實現線下、線上和移動端同步辦理。充分利用省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一體化平臺,扎實開展“四級四同”行動,梳理目錄清單4820項,對應調整修正取消目錄清單1342余項,對照填報細則規范動態管理事項實施清單4820項,審核發布4820項,填報率100%,發布率100%。各單位依申請類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0%以上。規范編制辦事指南,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辦事指南。推進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集約化建設,整合部門網站2家,政務新媒體7家。加快推動政務數據開放和社會化利用,建設全縣統一公共數據開放平臺,上線智能咨詢系統,實時解答咨詢、接受投訴,降低事項轉后臺處理率,為群眾提供不間斷服務。
二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
第二十條第(一)項 |
||||
信息內容 |
本年新 |
本年新 |
對外公開總數量 |
|
規章 |
0 |
0 |
0 |
|
規范性文件 |
19 |
19 |
19 |
|
第二十條第(五)項 |
||||
信息內容 |
上一年項目數量 |
本年增/減 |
處理決定數量 |
|
行政許可 |
508 |
-166 |
342 |
|
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|
247 |
+319 |
566 |
|
第二十條第(六)項 |
||||
信息內容 |
上一年項目數量 |
本年增/減 |
處理決定數量 |
|
行政處罰 |
36688 |
+116 |
36804 |
|
行政強制 |
1958 |
+21 |
1979 |
|
第二十條第(八)項 |
||||
信息內容 |
上一年項目數量 |
本年增/減 |
||
行政事業性收費 |
3925.431 |
-480 |
||
第二十條第(九)項 |
||||
信息內容 |
采購項目數量 |
采購總金額 |
||
政府集中采購 |
0 |
0(本縣無集采中心) |
||
三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
(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: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,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) |
申請人情況 |
||||||||
自然人 |
法人或其他組織 |
總計 |
|||||||
商業企業 |
科研機構 |
社會公益組織 |
法律服務機構 |
其他 |
|||||
一、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|
4 |
0 |
0 |
0 |
0 |
0 |
4 |
||
二、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三、本年度辦理結果 |
(一)予以公開 |
4 |
0 |
0 |
0 |
0 |
0 |
4 |
|
(二)部分公開(區分處理的,只計這一情形,不計其他情形)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(三)不予公開 |
1.屬于國家秘密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
2.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3.危及“三安全一穩定”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4.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5.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6.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7.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8.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(四)無法提供 |
1.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
2.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3.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(五)不予處理 |
1.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
2.重復申請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3.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4.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5.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(六)其他處理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(七)總計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四、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四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、行政訴訟情況
行政復議 |
行政訴訟 |
|||||||||||||
結果維持 |
結果糾正 |
其他結果 |
尚未審結 |
總計 |
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|
復議后起訴 |
||||||||
結果維持 |
結果糾正 |
其他結果 |
尚未審結 |
總計 |
結果維持 |
結果糾正 |
其他結果 |
尚未審結 |
總計 |
|||||
3 |
0 |
0 |
0 |
3 |
11 |
5 |
13 |
9 |
38 |
1 |
0 |
0 |
1 |
2 |
五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
2019年,我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。一是工作機構基礎較弱。因機構改革,一方面部分單位職責還未完全調整到位,所公開的信息與法定職責或實際操作有差別;另一方面部分單位具體負責人員有調整,對業務不熟練。二是專業技術人員欠缺。隨著群眾素質的普遍提高,對信息公開的多樣性、多元化需求越來越高,大部分單位并無專業人員負責圖文、視頻信息編輯,優質信息較少。三是信息安全難以保障。信息公開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,個人隱私信息和涉密公文在傳送、發布、公示、保管等環節不同程度存在泄密風險。
針對以上問題,我縣將進一步完善制度,落實責任,夯實基礎,做好培訓,切實推進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,不斷擴大公開范圍、細化公開內容,增加政策圖文解讀等生動活潑的公開形式。同時拓展公開渠道,及時收集群眾訴求,回應群眾關切,嚴格審查審核,全面提高政府信息公開的質量和水平。
六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
無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。